帶指揮器復合雙膜片自力式調節閥設計選型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調節閥,尤其涉及一種帶指揮器的自力式調節閥。本實用新型提公開了一種氮封閥的復合膜片,包括膜本體,所述膜本體包括上層和下層,所述膜本體為圓形,所述膜本體中心設有大通孔,所述膜本體上環繞大通孔均勻分布有多個小通孔,所述上層的上側設有圓環形的墊片I,所述下層的下側設有大小形狀與墊片I相等的墊片II。該復合膜片采用雙層結構,上層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下層具有不錯的柔韌性,使得復合膜片結合兩者的優點,具有足夠抗腐蝕性能的情況下,保證了柔韌性,確保了閥門的性能,可以更加準確的控制儲罐內的壓力。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膜片,具體是指一種用于氮封閥的復合膜片。目前,許多膜片任然采用單一材料制成的單層膜片結構,這類膜片的性能往往較差,使用壽命和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使用在氮封閥等對膜片消耗性較大的設備上。 
帶指揮器復合雙膜片自力式調節閥設計選型 是不需要任何外加能源,利用被調介質自身能量而實現自動調節的執行器產品。該產品采用單座閥快開流量特性調節機構,介質壓力穩定,調節精度高,密封性能安全可靠,在運行期間可任意對設定值進行調整等特點。因而它適用于各種工業爐燃燒系統燃料氣體、石油在制品或油庫貯罐保護氣體(氮封)與熱處理保護氣體的微壓自動調節等場合。 
氮封裝置的貯罐內成品油上端覆蓋氮氣,其壓力一般在100mmH2O左右,通過氮封保護裝置加以控制。出液閥開啟放油時,貯罐內液位下降,此時,ZZYP-16BⅡ供氮調節閥開度增大,向貯罐內補充氮氣使壓力增加到設定值為止。進液閥開啟進油時,液位上升,氣相部分容積減小,氮氣壓力上升,此時ZZYP-16BⅡ供氮調節閥關閉,而ZZYP-16KⅡ泄氮調節閥在壓力控制器作用下開啟,排出氮氣使壓力降至設定值。為確保儲罐安全,應在罐頂設置呼吸閥。 
帶指揮器復合雙膜片自力式調節閥設計選型 供氮壓力調整:在ZZYP-16BⅡ型壓力調節閥選定一設定值如1KPa(100mm.W.C),通過調整主彈簧1的預壓縮(拉伸)量來達到; 泄氮壓力調整:在ZZYP-16KⅡ泄放閥中的壓力控制器部分,通過調整主彈簧預壓縮量達到,一般為避免氮封裝置啟閉頻繁,泄氮設定值應遠離供氮壓力設定值,如2Kpa(200mm.W.C)。 呼吸閥設定值調整:在上述兩設定值調整好后,為避免呼吸閥啟閉頻繁,呼吸閥設定值應大于泄壓設定值。 兩者設定期亦不能靠得太近。呼吸閥型號為:ZFQ-1。 ZZYP-16BⅡ壓力設定值為PC,ZZYP-16KⅡ壓力設定值P1,PC與P1兩值不能靠得太近,以免閥門工作太頻繁,呼吸閥的排放壓力P2的設定值應大于P1,P2與P1兩值也不能靠得太近。三者關系PC < P1 < P2。 
該系列產品具有以下特點 1、無需外加驅動能源,設備費用低; 2、結構簡單,維護工作量小; 3、設定點可調且范圍寬,便于用戶連續調整; 4、本體取壓,管路安裝方便; 5、無填料、無摩擦式活動組件,調節靈敏、控制精度高。 
技術參數
公稱通徑(mm) | 20 | 25 | 40 | 50 | 80 | 100 | 150 |
---|
閥座直徑(mm) | 6 | 15 | 20 | 25 | 32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額定流量系數Kv | 3.2 | 5 | 8 | 10 | 20 | 32 | 50 | 80 | 100 | 160 | 250 | 400 | 壓力調節范圍 | 0.5~70 20~120 60~400 300~700 500~1000 KPa | 公稱壓力PN | 1.0、1.6 MPa | 被調介質溫度 | 80、200 ℃ | 流量特性 | 快開型 | 調節精度 | ≤5% | 允許壓降(MPa) | 1.6 | 1.6 | 1.1 | 0.6 | 0.4 | 薄膜有效面積(C㎡) | 200 | 280 | 400 | 允許泄漏量 | 符合ANSIB16.104—1976 IV級 | 閥蓋形式 | 標準型 (整體式) | 壓蓋型式 | 螺栓壓緊式 | 密封填料 | V型聚四氟乙烯填料、含浸聚四氟乙烯石棉填料、石棉紡織填料、石墨填料 | 閥芯形式 | 單座型閥芯 | 流量特性 | 直線性 |

帶指揮器復合雙膜片自力式調節閥設計選型背景技術: 自力式調節閥是一種不需外加驅動能源而靠被調介質自身的壓力變化為動力,自動按設定值要求實現對壓力、流量、溫度的自動調節的閥門。這種閥門是集檢測、反饋、執行諸多功能于一身的節能產品。自力式調節閥中的微壓自力式調節閥,一般用于儲罐氮封、煤氣、天然氣、液化氣、氧氣、氮氣等各種工業氣體的微壓控制。 現有的自力式調節閥結構復雜,零部件數量多,裝配難度大。傳統的自力式調節閥需要手動或機械控制,其控制壓力波動幅度的能力小,閥后壓力不恒定,由于投入人力或機械,在調節閥的控制方面不能做到節約能源。 
現有的自力式調節閥存在以下缺點:結構較復雜,零部件數量多,裝配難度較大;控制閥芯在上下移動時,依靠導向片在閥座導向槽移動進行導向,其下端由螺旋彈簧支撐,易產生旋轉力,使得控制閥芯可能產生偏轉而出現卡阻,降低了調節靈敏度。控制閥座由彈簧壓緊于控制閥體內,閥座與壓環加工精度要求較高,若閥座、壓環配合間隙較大時,閥座易產生偏移而影響閥芯與閥座的同心度,可能造成控制閥關閉不嚴,泄漏量大而影響控制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