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彈簧調壓閥設計規范本實用新型屬于調壓閥,特別涉及一種閥門后的壓力由調節彈簧控制的自力式調壓閥。根據胡克定律,利用彈性感壓元件受壓后產生的彈性形變,將形變轉換成位移,經放大后可用指針刻度盤指示出被測壓力。彈性感壓元件主要有彈贊管(包端管、波登管)、波紋管、螺旋管、膜片和膜盒等。各種感壓元件的壓力范圍列于表。感壓元件應有足夠的延伸性和強度極限,材料結構組織均勻,并且具有防銹、易于焊接、塑性好、溫度系數小、彈性性能好等特點。自力式壓力調節閥是不需要任何外加能源,利用被調介質自身能量而實現自動調節的執行器產品。該產品特點,能在無電、無氣的場所工作,同時又節約了能源,壓力設定值在運行中可隨意調整。采用快開流量特征,動作靈敏、密封性能好,因而它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冶金、食品、輕紡、機械制造與居民建筑樓群等各種工業設備中各種氣體、液體及蒸汽介質減壓、穩壓(用于閥后調節),或泄壓、持壓(用于閥前調節)的自動控制。附設冷凝器可在≤350℃溫度下使用。  自力式彈簧調壓閥設計規范背景技術: 調壓閥廣泛應用于輕工,化工,石油,天然氣以及其它工業原料氣等行業,可以在工況條件非常惡劣的環境中工作,因此不僅要求其密封性好,壽命長,而且要求其動作可靠。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閥門后的壓力由調節彈簧控制的調壓閥,該調壓閥包括調壓螺桿、閥蓋、調壓彈簧、上下調壓彈簧座、膜片、調壓傳力構件、閥體、過濾網、復位彈簧、復位彈簧座、閥芯和閥桿。由于閥桿的一端與閥芯的上端連接,另一端與連接在膜片上的調壓傳力構件形成移動副,因此,當介質波動大、閥門出口側壓力變化頻繁時,難以保證工作的可靠性。
 自力式彈簧調壓閥設計規范選型
1、閥門的強度性能是指閥門承受介質壓力的能力。閥門是承受內壓的機械產品,所以為了保證能使用而不發生破裂或產生變形,就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2、閥門的密封性能是指閥門的各密封部位阻止介質泄漏的能力。閥門有三個密封部位:啟閉件與閥座兩密封面間的接觸處、填料與閥桿和填料函的配和處、閥體與閥蓋的連接處。啟閉件與閥座兩密封面間的泄漏叫做內漏,它會影響閥門截斷介質的能力。后兩處的泄漏叫做外漏,即介質從閥內泄漏到閥外。外漏會造成物料損失,污染環境,對于易燃易爆、有毒或有放射的介質會造成事故,外漏更不能允許存在。 3、介質流過閥門后會產生壓力損失,也就是閥門對介質的流動有一定的阻力,介質為克服閥門的阻力就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從節約能源上考慮,設計和制造閥門時,要盡可能降低閥門對流動介質的阻力。 4、啟閉力和啟閉力矩是指閥門開啟或關閉時必須施加的作用力或力矩。關閉閥門時,需要使啟閉件與發座兩密封面間形成一定的密封比壓,同時還要克服閥桿與填料之間、閥桿與螺母的螺紋之間、閥桿端部支承處及其他磨擦部位的摩擦力,因而必須施加一定的關閉力和關閉力矩,閥門在啟閉過程中,所需要的啟閉力和啟閉力矩不是固定的,其值是在關閉的瞬時或開啟的瞬時。所以設計和制造閥門時要盡量降低關閉力和關閉力矩。 5、啟閉速度是用閥門完成一次開啟或關閉動作所需的時間來表示的。有些工況對啟閉速度有特殊要求,比如有的要求迅速開啟或關閉,以防發生事故,有的要求緩慢關閉,以防產生水擊等。 6、動作靈敏度和可靠性是指閥門對于介質參數變化做出相應反應的敏感程度。對于節流閥、減壓閥、調節閥等用來調節介質參數的閥門以及安全閥、疏水閥等具有特定功能的閥門來說,其功能靈敏度與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技術性能指標。 7、使用壽命表示閥門的耐用程度,一般是以能保證密封要求的啟閉次數來表示,也可以用使用時間來表示。  自力式彈簧調壓閥設計規范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密封性能好的自力式調壓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對實用新型進行改進,將閥桿的一端設計為螺桿,該螺桿部段與膜片和下彈簧座通過螺母組合成一體,閥桿的另一端穿過膜片室插入閥體中心部位所開設的閥桿過孔內,將調節螺釘設定并傳遞到膜片的力傳遞給閥芯,實現對閥門開度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還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1、將閥芯上端面與其上安裝的密封圈經滾壓形成整體式結構,以避免密封圈脫落導致閥門動作失效。 2、膜片為1張或2張或3張或4張,若為2張或3張或4張,每張之間用四氟薄膜隔開,以擴大使用范圍;膜片可采用不同的材質制作,既可以是彈性的橡膠夾布(如氟橡膠,丁橡膠),又可以是具有剛性的金屬膜片(如不銹鋼,鈹青銅),以滿足不同溫度,不同介質的使用。

自力式彈簧調壓閥設計規范 本實用新型所述自力式調壓閥,其構件包括閥體、閥蓋、膜片、下彈簧座、調節彈簧、上彈簧座、調節螺釘、閥桿、閥芯、復位彈簧和復位彈簧座;調節螺釘、上下彈簧座、調節彈簧和膜片組成調壓裝置。當調節彈簧設定到所需壓力后,無論閥門前面工作介質的壓力如何變化,通過閥門后的壓力都保持在調節彈簧設定的壓力,故稱“自力式”,即無外力作用,通過設定好的調壓裝置就可使閥門后壓力達到要求。具體的工作原理為調節螺釘設定的力傳遞到膜片上,和作用在膜片上的介質作用力相平衡,實現調壓的自動均衡。一但介質波動,閥門出口側壓力增加,膜片向上運動并帶動閥桿向上運動,減小了對閥芯的作用力,閥芯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向上運動,致使閥門的開度減小,介質流速增加,壓降增大,閥后壓力減小;出口側壓力下降,膜片向下運動并帶動閥桿向下運動,增大了對閥芯的作用力,閥芯向下運動,致使閥門的開度增大,介質流速減小,閥后壓力增大。閥后的出口壓力始終保持在由調節螺釘設定的恒壓上。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增設安全裝置,通過修改閥體的結構方式,增加一個并聯的介質出口,該出口通過螺紋連接一整定好的安全閥,防止低溫下液體汽化瞬間異常升壓損壞膜片。閥門和管路的連接方式有NPT錐螺紋,國標管螺紋,帶接頭插焊和直接插焊。本實用新型除具實用新型體積小、重量輕的優點外,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改變了閥桿與膜片的組合方式,不僅簡化了結構,而且增強了閥門的可靠性。 2、閥芯與其上的密封圈經滾壓形成整體式結構,避免了同類閥門在使用中密封圈容易脫落導致閥門動作失效的問題。 3、擴大了使用范圍,可滿足不同溫度,不同介質的使用。 這兩類產品的區別,主要在于控制閥既需要外界能源(如電源或氣源)做驅動能,又需要接受外來控制儀表信號才能改變閥內截流件相對位置,從而實現改變流體流量。而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則既不需外來能源,又不需要接受外來控制儀表信號,僅靠被調介質的壓力信號,便可實現壓力調節。  五、主要特點 1、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無需外加能源,能在無電無氣的場合工作,既方便又節約能源。 2、壓力分段范圍細且互相交叉,調節精度高。 3、壓力設定值在運行期間可連續設定。 4、對閥后壓力調節,閥前壓力與閥后壓力之間比為10:1~10:8 5、橡膠膜片式檢測,執行機構檢測精度高、動作靈敏。 6、采用壓力平衡機構,使調節閥反應靈敏,控制精確。
 六、自力式彈簧調壓閥設計規范安裝注意事項 1、取壓點應取在調壓閥適當位置,閥前調壓應大于2倍管道直徑,閥后調壓應大于6倍管道直徑。 2、自力式閥根據計算通徑可以小于管道直徑,而截止閥、切斷球閥、旁通閥、過濾器則不能小于管道直徑。 3、為便于現場維修及操作,調壓閥四周應留有適當空間。 4、當介質為潔凈氣體或液體時,閥前過濾器可不安裝。
 七、日常維護 投入運行后,一般維護工作很少,平時只要觀察閥前,閥后壓力示值是否符合工藝所需要求即可。另外,觀察填料函與執行機構是否滲漏,若滲漏應擰緊或更換填料及膜片。
 摘要一種自力式調壓閥,其構件包括閥體、閥蓋、膜片、下彈簧座、調節彈簧、上彈簧座、調節螺釘、閥桿、閥芯、復位彈簧和復位彈簧座。閥桿的一端為螺桿,該螺桿部段與膜片和下彈簧座通過螺母組合成一體,膜片覆蓋閥體所開設的膜片室并與膜片室壁連接,上彈簧座、下彈簧座及其上所安裝的調節彈簧位于膜片與閥蓋所形成的腔體內,調節螺釘與閥蓋形成螺旋副且其下端部可接觸上彈簧座,閥桿的另一端穿過膜片室插入閥體中心部位所開設的閥桿過孔內,將調節螺釘設定并傳遞到膜片的力傳遞給閥芯,實現對閥門開度的控制。此種調壓閥不僅簡化了結構,而且增強了閥門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