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氮氣調壓閥組改進方案是利用自力式調節閥以及一路截止閥作為旁通將壓力調節至所需值的閥組。設計有進出口法蘭、截止閥、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安全閥、壓力表、過濾器、排空閥等。調壓裝置壓力調節閥的型號以及管路的口徑根據所需調節后的壓力和流量確定,適用于氧氣、氬氣、二氧化碳、天然氣等氣體的壓力調節。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控制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氮氣壓力自動調節器。在磁性材料的生產過程中,需要向設備內通入氮氣,利用氮氣避免材料在加個過程中氧化。在生產過程中,當氮氣壓力小于0.4Mpa后,成型車間壓機氧含量會有跳動,制粉車間在磨粉過程中也會有影響,這時要人為將手動增壓閥打開,待增到所需壓力后在關掉。有時因為忘記關掉增壓閥,導致壓力增到0.8Mpa后,安全閥才會自動打開,這樣會浪費較多液氮,而且放氣時的噪音特別大。  產品特點: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前設計有過濾器,保護壓力調節閥不受損壞;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前后設計壓力表,方便讀獲數;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前后設計有安全閥和排空閥,保證了系統管路閥門的安全;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設計有壓力回饋補償機構,調壓精棄達到±5%,在閥后流量發生改變的工況下仍能將壓力穩定在設定值; ●設計有固定支架,安全、方便、可靠。 (可根據用戶需要定做特殊介質、特殊流量、特殊壓力的調壓裝置)  自力式氮氣調壓閥組改進方案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氮氣壓力自動調節器。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的分類 1.按閥后、閥前控制分為:自力式閥后(減壓)控制閥、自力式閥前(泄壓)控制閥。 2.按是否帶指揮器分為: a.直接作用型自力式調節閥 直接作用式調壓閥就是通過介質本身直接控制閥門,達到調壓的作用。直接作用式調壓閥有閥后取壓形式與閥前取壓形式。 閥后取壓,保持閥后的壓力在設定范圍內,達到閥后減壓的功效。 閥前取壓,保持閥前的壓力在設定范圍內,達到閥前泄壓的功效。 b.指揮器操作型自力式調節閥 指揮器操作型調節閥是通過兩個閥門之間的相互控制,來達到自動調壓的作用。
 自力式氮氣調壓閥組改進方案工作原理 1.自力式閥后壓力調節的工作原理(見下圖)
閥前壓力P?經過閥芯、閥座的節流后,變為閥后壓力P?。P?經過管線輸入上膜室內作用在頂盤上,產生的作用力與彈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決定了閥芯、閥座的相對位置,控制閥后壓力。當P?增加時,P?作用在頂盤上的作用力也隨之增加。此時,頂盤上的作用力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使閥芯關向閥座的位置。這時,閥芯與閥座之間的流通面積減少,流阻變大,P?降低,直到頂盤上的作用力與彈簧反作用力相平衡為止,從而使P?降為設定值。同理,當P?降低時。作用方向與上述相反,這就是閥后壓力調節的工作原理。  2.自力式閥前壓力調節的工作原理(見下圖)
自力式壓力調節閥與控制閥的區別 這兩類產品的區別,主要在于控制閥既需要外界能源(如電源或氣源 )做驅動能,又需要接受外來控制儀表信號才能改變閥內截流件相對位置,從而實現改變流體流量。而自力式壓力調節閥則既不需外來能源,又不需要接受外來控制儀表信號,僅靠被調介質的壓力信號,便可實現壓力調節。 主要特點 1.自力式壓力調節閥無需外加能源,能在無電無氣的場合工作,既方便又節約能源。 2.壓力分段范圍細且互相交叉,調節精度高。 3.壓力設定值在運行期間可連續設定。 4.對閥后壓力調節,閥前壓力與閥后壓力之間比為10:1~10:8 5.橡膠膜片式檢測,執行機構檢測精度高、動作靈敏。 6.采用壓力平衡機構,使調節閥反應靈敏,控制精確。  (二)自力式氮氣調壓閥組改進方案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氮氣壓力自動調節器,包括電接點壓力表、繼電器、進氣管、電磁轉換閥、氣缸、鏈條、主傳動輪、副傳動輪和手動增壓閥; 所述電接點壓力表與繼電器電相連,所述電接點壓力表用于檢測氮氣的壓力并根據檢測到的氮氣壓力控制所述繼電器工作; 所述繼電器與所述電磁轉換閥電相連用于控制所述電磁轉換閥的工作狀態; 所述進氣管、電磁轉換閥、氣缸依次管路相連,所述電磁轉換閥用于控制所述氣缸運動; 所述鏈條安裝在所述主傳動輪和副傳動輪上,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鏈條相連,所述副傳動輪與手動增壓閥閥桿相連。 進一步,所述進氣管與所述電磁轉換閥之間還設有減壓閥。 進一步,還包括電控柜,所述繼電器安裝在所述電控柜內。 進一步,還包括支架,所述主傳動輪安裝在所述支架上。
 (三)自力式氮氣調壓閥組改進方案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氮氣壓力自動調節器調節的氮氣壓力始終保持在要求的范圍內,確保了氮氣的穩定性,使成型、制粉時的粉料氧化情況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同時也不會有超壓后液氮流出情況,氮氣使用量減少;此外本實用新型在停電后增壓閥繼續工作,避免停電時電器失控造成的氮氣超壓、浪費氮氣現象。
 自力式氮氣調壓閥組改進方案安裝注意事項 1.取壓點應取在調壓閥適當位置,閥前調壓應大于2倍管道直徑,閥后調壓應大于6倍管道直徑。 2.自力式閥根據計算通徑可以小于管道直徑,而截止閥、切斷球閥、旁通閥、過濾器則不能小于管道直徑。 3.為便于現場維修及操作,調壓閥四周應留有適當空間。 4.當介質為潔凈氣體或液體時,閥前過濾器可不安裝。 日常維護 投入運行后,一般維護工作很少,平時只要觀察閥前,閥后壓力示值是否符合工藝所需要求即可。另外,觀察填料函與執行機構是否滲漏,若滲漏應擰緊或更換填料及膜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調節的氮氣壓力始終保持在要求的范圍內,確保了氮氣的穩定性,使成型、制粉時的粉料氧化情況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同時也不會有超壓后液氮流出情況,氮氣使用量減少;此外本實用新型在停電后增壓閥繼續工作,避免停電時電器失控造成的氮氣超壓、浪費氮氣現象。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